Boss:「Conic啊,大老闆交代任務,要我們趕快完成。」
Conic:「是,Boss請吩咐。」
Boss:「大老闆要我們提一個可以打敗競爭對手C公司的產品。」
Conic:「ㄟ,親愛的Boss,這跟要我告訴你這一期樂透會中哪個號碼差不多了。」
Boss:「我知道有困難,可是大老闆交代了,我們還是要完成啊。」
Conic:「這...好吧,那我們要打敗C公司的哪一個產品?」
Boss:「我也不知道耶,大老闆只說要能夠打敗C公司而已,那你告訴我,哪一種產品比較適合?」
Conic:「ㄟ,親愛的Boss,這難度會不會太高了,唉,好吧,誰叫我們掛"產品"呢。」
Conic:「大老闆要的是"實質"勝利還是"形式"勝利?」
Boss:「贏就贏,還分實質、形式嗎?」
Conic:「當然有分,實質勝利就是把對手的客戶全部搶過來,營收都歸我們的,但相對的辛苦是一定有,而且也必須投入相當資源才行。」
Conic:「如果是形式上的勝利,就比較簡單,可行性也比較高,例如我們和客戶說,相同的產品,只要對手的一半價格,後續服務都由我們包,這樣也可以算是獲勝。」
Boss:「那可不行!這樣我們可能會先倒閉吧!」
Conic:「是啊,如果不考慮獲利,只想打敗對手,就會變成兩敗俱傷。」
Conic:「不過形式勝利也不是不可行,尤其是在初期要拓展公司名聲的時候。」
Conic:「但是如果要正面競爭,又要維持毛利,就必須深入思考,如何讓客戶滿意,而且轉換的成本夠低。」
Conic:「比較具體的做法,是根據對手公司的產品,在市場的客戶群,不滿意的部分,針對那樣的客戶,提供具有吸引力的功能。當然,說起來很簡單,真要做起來,還要考慮我們研發有沒有能力,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完成,而且品質符合預期的水準。」
Boss:「那按照你的說法,我們不就永遠都沒辦法打敗對手了?」
Conic:「倒也未必,只要投入的資源,以及攻擊的切入點,都能明確定義出來,那麼機會就會高很多,如果研發也有超越對手的能力,就是水到渠成,運氣好的話,說不定會得到額外的收穫。」
Boss:「什麼是額外的收穫?」
Conic:「就是吸引新客戶啊,因為有些現有的客戶,對於C公司的產品,仍在觀望,或許就差那麼一點,而我們提出的功能,也或許就那麼打中"甜蜜點"。」
Conic:「因此不斷推出新產品,是產品公司必須持續進行的工作。」
Boss:「啊~那麼複雜啊,你還是告訴我樂透號碼好了。」
打敗競爭對手,確實是一件令人心曠神怡的事情,只是通常說的容易,做起來很困難。理論上,如果能夠知道,競爭對手商品所針對的市場,有哪些功能是讓客戶不滿意的項目,由我們提出新的做法,送到客戶手中,以現在消費者品牌忠誠度薄弱的情況,要客戶轉換廠商是非常快的,但就難在如何挖掘出不滿意的部分,因此可靠、準確的市場調查必不可少。
另一種方式是搜尋對手遺漏的市場,或許是外商忽略的本土市場,也許是大公司不願做的中小企業,那麼在藍海市場,要贏過競爭對手,相對就會容易許多,不過要注意,藍海市場之所以沒人做,必然有其獨特的行為,例如客戶花錢很小心眼,或者還有其他更容易取得的替代商品,如果忽略這些差異,貿然切入,在還沒打敗對手之前,可能自己的產品就會先陣亡了。
最後是心得感想,做"產品"的人,不要嫌麻煩,也不要隨波逐流,當所有人在熱衷新產業的時候(雲端?),要冷眼旁觀,小心抓對進入時機;當大家對市場都不看好的時候,不要立刻就被影響,放棄了任何微小的可能性,世間處處有商機,細心挖出可行的切入點,再看看公司有沒有本錢做到,如果評估可行,快速準備提案,讓公司高層裁決,機會就可以掌握到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